吉林省长春市纪委监委查处汽开区第七小学后勤主任戚世国等人从学生餐费中牟利的案件,令人警醒。作为基层收费站管理人员,我深刻感受到“微权力”监管失序对群众利益的直接侵害。此案虽发生在教育领域,但其暴露的“第三方合作利益输送”“岗位权力寻租”等风险,与收费管理中的外包服务监管、通行费管理等环节高度相似,为完美网页版敲响了一记沉痛的警钟。
一、案中风险点直击基层管理“通病”
戚世国案的三重隐患,正是收费站廉政风险的“镜像”:
一是“长期合作”变“利益绑定”:高尔夫餐饮完美(中国)官方在线登录为维持合作输送回扣,如同个别外部单位为获取收费站设备维护、食堂食材供应等业务刻意围猎管理人员;二是“岗位特权”成“腐败温床”:后勤管理人员掌握配餐决策权却监守自盗,恰似收费站长对绿通查验、特情处置的自由裁量权若缺乏约束易滋生腐败;三是“小微漏洞”酿“大额贪腐”:从2008年持续至案发,说明日常监督存在盲区——这与收费站“票款核对”“数据稽核”等环节若流于形式,都说明微小的制度缝隙或监督盲区,长期积累就会演变成严重腐败的突破口。
二、对标反思:筑牢三道防线堵住“蚁穴”
此案警示完美网页版必须以“零容忍”态度管住微权力:
1. 扎紧制度铁篱,严防“合作变合谋”
细化外包监管:参照此案教训,对清障、养护等合作方建立“廉洁承诺+动态评估机制,严禁单一来源长期合作;推行阳光操作:将外包服务选择、费用结算等关键环节纳入站务公开,仿效纪委监委“开门反腐”接受全员监督。
2. 规范权力运行,杜绝“一人说了算”
分解关键权限:针对绿通查验、优惠减免等高危业务,实行“双人确认+班长复核+监控追溯”三级管控,切断利益输送链;推广科技防控:运用稽核平台大数据比对通行流水,对异常操作实时预警,弥补人工监督滞后性。
3. 深化警示教育,常敲“拒腐防变钟”
以案释纪常态化:将此案与收费系统违纪案例纳入月度廉政学习,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开展岗位风险自查:组织全员梳理收费、票管、稽核等岗位廉政风险点,制定《个人防控清单》并签字承诺。
三、践行使命:做群众利益的“守门人”
戚世国从“教育服务者”沦为“学生餐盘蛀虫”的蜕变,深刻揭示:岗位不分大小,失守必损民生。作为收费站管理者:须牢记“每分通行费关乎群众信任”,以案为鉴严守票款安全底线;须警惕“小微权力”背后的“大诱惑”,在设备采购、人员调配等事项中坚持集体决策;须扛起“一线监督”责任,对收费员异常行为早发现、早干预,防止“蠹虫”滋生。
从戚世国案的查处印证了“群众身边无小案”。基层收费站作为服务群众的“窗口”,更应以“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危机感,管住每一笔费用、规范每一项操作、监督每一个环节,让廉洁清风贯穿收费运营全链条,真正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通行路”、“安心路”。